显然,分析重读和弱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我们朗读所有句子的依据。另外,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重读音节出现的间隔是很有规律的。每隔一段就出现一个重音。两个重音之间隔着不同数目的非重读音节,构成了英语上下起伏、有规律的节奏。这些节奏不但很均衡,而且有节拍。这就是为什么学习英语语调时可以打着拍子学的道理。例如:
'Janet
has 'gone
to school.
|
此句中有三个重读音节: Janet,
gone和school。每个重音有一拍。每拍之间间隔是一样的。而在两拍之间必须把非重读音节读完。这就是英语的节奏。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最困难的不是重读音节,而是非重读音节。我们很容易把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读得一样重,这样就破坏了节奏,听起来就不像英语了。Janet
has gone to school 是个比较容易的句子,因为每两个重读音节之间只有一个非重读音节。
但例句中的最后一句就不一样了。
I
must be going.
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
|
句子重读音节只有四个: wife, wait(ing),
corner和street。但两个重读音节之间却隔着好几个非重读音节,如waiting
for me at the corner中,wait和corner之间就隔着五个非重读音节。也就是说,这个句子可以打四拍,每拍之间间隔是一样的。而在两拍之间必须把所有非重读音节读完。这时候就要求我们读得轻而快,还要求我们用弱读形式,否则就不可能读完。如果读慢了、读重了就必然会破坏节奏。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可以把句子说得又清楚,又自然,又有节奏。如何来培养这种能力呢?语音学家们设计了许多既简单又有成效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最适合中国人的方法来进行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