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指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理解阶级斗争范畴要注意,并不是任何不同阶级之间都会发生阶级斗争的。不同阶级之间由于经济利益的不同都存在着阶级矛盾,但这些矛盾的性质是不同的。不存在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一般只是阶级差别,如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工农差别。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才属于阶级斗争,如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民,工人与资本家之间都存在着尖锐的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三种形式。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总是凭借其所占有的生产资料对被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实行残酷剥削,而且为了维持和加强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还必然对被剥削阶级实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也必然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进行全面的反抗。所以阶级斗争虽然根源于经济利益的对立,却广泛展开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就直接地、具体地表现为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社会矛盾表现在人与人的阶级关系上就是作为生产力中劳动者的工人阶级和作为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占有者的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过程中,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无不是被剥削阶级反抗剥削阶级的斗争的结果。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反动统治的每一次阶级斗争,都不同程度地打击和动摇着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都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准备了条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一方面,由于在这一阶段上,作为完整意义上的阶级已经消灭,尚存的阶级斗争不过是历史上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的遗留,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长远看,阶级斗争会逐步趋向减弱、缓和并最终消亡。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敌对势力还存在,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或主张阶级斗争"熄灭论",都是错误的。
在阶级社会中,人都是一定处于一定阶级关系中的人,社会发展也是由阶级斗争来推动的,所以研究阶级社会必须学会运用阶级分析方法①。
|
|
攻占巴士底狱 |
占领南京(解放战争) |